2023降噪设备行业前景
未来降噪耳罩行业市场前景在哪?我国已经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,要求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。未来几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保持较高的强度,发展迅速。而减振降噪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,要求同步建设、同步投入使用。轨道交通的发展必将带动相应的减震降噪市场需求的增加。
美音声学深入研究国内降噪设备行业数据,收集整理,为大家提供降噪设备投资方向及机遇,提高企业的竞争力。
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》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,此次修订增加防治对象、调整适用范围,完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职责,加强源头防控和噪声分类管理,强化社会共治,明确法律责任、加大处罚力度。
新的《噪声污染防治法》,再一次明确从源头防控噪声,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需求或将加速扩大,该类产品应用比例有望快速提升。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的统计,近五年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年均产值在130亿元以上,预计2022年国内总投入治理经费约150亿元,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可能在350亿元以上。
噪音声压增大,对人体危害程度会相应加剧,轻者使人心情烦躁,影响人的工作情绪,降低劳动效率;重者造成听觉疲劳甚至受到严重损害。由于长期受噪怕强烈袭扰,许多成年人精神紧张、头晕目眩、心悸心慌,导致手脚颤动、动作失调、引发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。就一般人而言,人体对噪声的承受能力大约为50分贝。
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、对生活舒适度的要求提高、对噪音防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,隔音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,有力地促进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。未来全国隔热隔音材料工业销售总产值将不断增长。
中国城市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,多数城市处于噪声污染的中等水平,许多城市生活区噪声已高于60dB,成为中国现代城市的一大公害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人民群众对“宁静”生活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,环境噪声成为环境投诉的焦点问题,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安定、和谐发展,其污染评估和治理工程也再次成为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热点。
降噪设备产业下降噪耳罩发展潜力如何
降噪耳罩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,将噪音中和,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。被动式降噪耳罩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,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。
近年来,降噪耳罩成为热门赛道,降噪设备颇受资本青睐。2018年降噪耳罩注册量56家,2020年新增33家,2021年新增10家。
目前在业存续降噪耳罩相关企业582家,主要集中在广东,共有399家降噪耳罩相关企业,占比68.6%。江苏省、江西省、北京市降噪耳罩相关企业超20家,分别为31家、27家、23家。其中,深圳降噪耳罩相关企业最多达269家,占全国降噪耳罩的比重为46.2%。东莞75家,惠州16家。
降噪设备发布情况
我国降噪设备市场主要按应用领域细分,按应用领域细分的产品可能会有同样的产品,或者类似产品,市场细分程度不高。随着噪声振动污染的日趋严重,噪声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及设备的开发将得到迅速发展,世界发达国家的噪声振动控制设备的产值年均以10%~15%的速度增加。噪声振动控制技术和设备将逐渐进入规范化、标准化、系列化和配套化阶段,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图表:我国降噪设备各细分市场结构比例
数据来源:中研普华整理
目前,全球消音降噪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美元,全球消音降噪设备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、亚洲和欧洲地区,其中美国是全球大的区域市场,其次是亚洲。北美地区消音降噪设备市场占全球的比重超过30%,亚洲地区占比为25%,欧洲地区占比为22%左右。
美音声学MT500系列通讯降噪耳罩 MG700系列通讯降噪耳罩都通过了本质安全认证和国家防爆认证!
南京美音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,是一家专注听力防护及通讯降噪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。成立以来,美音声学始终坚持饱和式研发投入,构建自研自产自销的三位一体核心能力。同时为了满足不同规模、不同行业的需要,进一步细分产品形态。使产品得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领域,产品足迹涉及建筑、机械制造、发电、采矿、纺织、航空和轨道交通运输等行业。
在产品质量管控方面,美音声学旗下产品相继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、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认证、CNEX中国国家防爆认证、ANSI、CE、CERED、RoHS等各项检测认证。巨大的产品质量管理投入,也使得美音声学的产品质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。
成立多年来,美音声学逐步完成了全球化的布局,公司研发总部位于中国南京,同时在欧美等地设立了产品运营中心。产品足迹涉及亚洲、欧洲、美洲、非洲共30多个国家。并针对不同区域、不同国家进行相应的本土化定制,以最大化适应各类企业需求。截至目前,美音声学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00家,其中涵盖了Cardo、MAT、Guardio、URsafety等众多知名企业。
如今,基于良好的市场反馈,美音声学将进一步拓展旗下的产品线,在个人防护和通讯降噪的基础上,进行进一步衍生研发。加快实现管理信息化、生产自动化、产品智能化,继续引领全球听力防护和通讯降噪行业技术发展。